首页

优美网sm

时间:2025-05-28 03:02:40 作者:援藏结出“幸福果”——北京援藏团队助力尼木种植业发展小记 浏览量:76621

  “15号草莓棚有些小问题,您看看滴灌带用不用挪挪呀?”“不用挪,紧紧滴灌带就行。”“这个大棚的苗还需不需要浇水?”“现在天气已转热,隔几天浇一次水就行。”……春夏交替的上午,在尼木县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内,第十批北京援藏干部、尼木县农业农村和科技水利局副局长牛尧琪正和远在北京的专家沟通交流。

  尼木县地处西藏中南部,距离拉萨市147公里,平均海拔3800米。这里是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地形西高东低,四季分明,夏季雨水集中,适合发展高原种植业。

  近年来,北京援藏团队结合尼木县实际情况,在与当地群众深入交流过程中,了解到群众种植蔬果的意愿比较强,但种植蔬菜经济收益比较低。几经思考,北京援藏团队决定在尼木县发展有机农业,引进品质优秀的红颜草莓、美早樱桃等种植项目,并将区外先进的种植技术引进到高原地区,为高原种植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尼木县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负责人普琼说:“以前整个园区的地全都是光秃秃的荒地,2016年,北京援藏项目修建了种植高品质水果的大棚,不仅将荒地开发利用了起来,还带来许多先进的种植技术,邀请专家手把手地传授当地农民种植技术,极大地改善了本地的种植环境。”

  2023年,北京援藏团队通过改造1栋蔬菜棚种植草莓9000株,实现了产量2200斤、销售额8万元的突破性成果,填补了尼木县域草莓规模化种植的空白。2024年8月,北京援藏团队规划布局将原有的10个蔬菜大棚改造为草莓种植专用棚,并顺利完成10栋连片大棚的作物清理和场地准备。

  在现场,记者看到产业园每个高原水果棚里都安装了监控、温控等机器设备,便于北京顺义的专家随时能够观察棚里的温度和湿度,时刻关注棚内苗的长势,比如水是不是浇多了,肥是不是施少了,有没有虫害,需要开启关闭通风口等,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与种植户保持沟通联络,及时解答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最大程度帮助本地种植业提质增效。

  “我们在邀请专家教会本地干部和农民操作使用先进设施的过程中,鼓励大家利用先进技术更好地服务本地种植业。北京援藏团队也致力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让本地的农民用勤劳的双手建设自己的家园。”牛尧琪说。

  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北京援藏团队为尼木县本地种植业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队伍,也把区外先进技术设备带到了高原。

  产业园内的农民普琼说:“我家的两个蔬菜大棚,原先年收入三四万元。去年,在北京援藏团队带来的先进技术和专家指导下,我在其中一个大棚试种了草莓,收入达到了8万元,生活质量好了很多。”

  如今,尼木县的草莓、樱桃等高原特色水果已经端到拉萨及周边县(区)市民的餐桌上。据统计,2024年度,尼木县樱桃棚结果总计5250斤,销售收入达40万元,较2022年1500斤的初始产量实现三倍增长,增长比率250%,打造出了具有高原特色的樱桃产业示范样板。截至2025年5月底,草莓项目实现产量1.66万斤,创造销售额29.7万元。

  下一步,北京援藏团队将持续推进尼木高原种植业创新发展,继续提高草莓、樱桃等高原水果的产量,让高原水果成为当地群众的“幸福果”。(西藏日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芜湖市委书记宁波,随机抽查假期值班值守情况

对于贷款买房者来说,5年期以上LPR的变动至关重要,因为目前绝大多数人的房贷利率(固定利率除外)是在5年期以上LPR的基础上加点形成的。

“健康食饮品”不可盲目买买买

黄清介绍,面对资源接续紧张、极端天气频繁冲击等挑战,国家能源集团自产煤继续保持每月5000万吨峰值水平,自2021年10月以来已经在这个高位上连续运行了33个月。上半年,集团全口径发电量同比增长4.2%,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17.8%。

第一观察·现场|复交两个月后,中瑙两国元首在北京会面

在安排部署2024年工作时,张泽军提出,对于法院和法官而言,办理一件案子只是其工作职责的一部分,但对于当事人而言,也许一生就经历这一件案子。法官公正与否,决定当事人一生的政治前途和家庭命运;案子办理好坏留给当事人的是一辈子难以磨灭的深刻记忆。

2024郑州马拉松开赛 近4万选手畅跑“天地之中”

“与传统电商平台相比,中国援老挝农村电子商务平台更加全面,不仅有支付和物流对接体系,直接将生产者、供应商和购买方连接起来,还通过老挝政府审核等方式,让使用者更加安全放心。”老挝国家工商会副主席、老挝产业数字化协会主席萨努松说。

广西三江:侗乡“春社”风情浓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注意到,不少年轻人认为,相声、戏曲等传统文化体验能增强旅行的获得感。中国旅游报社文旅产业指数实验室联合夸克热搜发布的《夸克数读:2024年轻人出游新趋势》显示,今年一季度,夸克用户出游相关搜索需求同比涨幅40%,18岁至35岁年轻人群占比75%。年轻人在搜索相关信息时,不局限在景区观光,而是涵盖了知识探究和参与体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